千亿(中国)
全国设计咨询热线188-0428-1888于总监
核心服务:品牌战略规划、LOGO/VI系统设计、包装创新设计
对新手设计师或需要自做 LOGO 的小微企业主来说,LOGO 设计常是 “不知从哪下手” 的难题 —— 要么卡在创意构思环节,要么做完后发现不符合应用场景,甚至存在版权风险。其实,LOGO 设计有一套可落地的标准化流程,从需求沟通到最终交付,每一步都有明确目标与方法,按流程推进能大幅降低出错概率。
下面拆解 LOGO 设计从 0 到 1 的 6 大核心步骤,涵盖需求梳理、创意构思、草图绘制、软件落地、应用测试、交付规范,每个步骤搭配实用技巧与避坑要点,帮零基础者快速入门,也让资深设计师优化工作流程。
一、第一步:需求梳理 —— 搞懂 “为谁设计、设计什么”
很多人拿到需求就直接画图形,结果反复修改却达不到客户预期,核心是跳过了需求梳理环节。这一步的目标是明确品牌核心信息,为后续设计定方向。
1. 明确品牌基础信息
先收集 3 类关键信息:品牌名称(中英文全称、简称)、所属行业(如餐饮、科技、教育)、核心业务(如卖产品、做服务、搞培训)。比如品牌是 “XX 亲子绘本馆”,行业是教育,核心业务是 “0-6 岁儿童绘本借阅 + 亲子阅读指导”,这些信息会直接影响设计风格 —— 需偏向温馨、童趣,而非冷硬的科技风。
创意共和认为,需求沟通时要主动追问细节,比如 “品牌有没有特别想突出的关键词?”“有没有不喜欢的颜色或元素?”,避免后期因信息缺失导致方向偏差。曾遇到客户说 “做一个科技感 LOGO”,追问后才知道是 “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健康设备”,最终设计时在科技感中加入了柔和线条,既符合行业属性,又贴合目标人群偏好。
2. 分析目标受众与调性
不同受众对 LOGO 的接受度不同:面向 Z 世代的潮牌,可用大胆的色彩与不规则图形;面向中老年人的健康品牌,需用稳重的色彩与简洁图形。同时要确定品牌调性,常见调性有极简、复古、可爱、专业、高端等,可让客户从 “调性词列表” 中选 3 个最贴合的,避免 “感觉不对” 的模糊反馈。
比如某高端珠宝品牌,目标受众是 30-45 岁高收入女性,调性是 “优雅、精致、稀缺”,设计时就会优先用贵金属色(金、银)、简约线条,避免过于卡通或复杂的元素。
3. 研究竞品 LOGO 风格
查看同行业 3-5 个竞品的 LOGO,分析它们的共性与差异:比如同类科技品牌常用蓝白配色,那自家品牌可在蓝白基础上加入独特图形,既符合行业认知,又避免与竞品雷同。但要注意,研究竞品是为了 “差异化”,而非抄袭 —— 比如竞品都用圆形,自家可尝试方形或不规则图形,形成视觉记忆点。
二、第二步:创意构思 —— 从 “关键词” 到 “视觉元素”
需求梳理清楚后,开始将文字信息转化为视觉元素,这一步是 LOGO 设计的核心,需要结合逻辑与创意。
1. 提炼关键词,联想视觉符号
从品牌信息中提炼 3-5 个核心关键词,再为每个关键词联想对应的视觉符号。比如品牌是 “XX 户外露营装备”,关键词是 “自然、探险、耐用”,对应的视觉符号可是 “山脉、帐篷、指南针”。
可画 “关键词 - 符号” 思维导图,比如 “自然” 可联想:树叶、云朵、太阳、溪流;“探险” 可联想:地图、背包、登山杖。然后从这些符号中筛选 —— 优先选 “易识别、有记忆点、贴合行业” 的,比如 “帐篷” 比 “溪流” 更能直接关联露营。
2. 确定设计方向:文字标、图形标、组合标
根据品牌情况选 3 类常见形式:
文字标:适合品牌名称有辨识度的情况,如 “小米”“耐克”,仅用定制字体做 LOGO,简洁易记,适合小品牌快速建立认知。
图形标:适合有独特图形符号的品牌,如 “苹果”“星巴克”,图形能传递品牌个性,但对图形创意要求高,需确保易识别。
组合标:文字 + 图形组合,是最常用的形式,如 “麦当劳”“肯德基”,既保留文字识别性,又用图形强化记忆,适合大部分品牌,尤其是新手。
创意共和觉得,零基础者或中小品牌,优先选组合标 —— 文字确保识别,图形增加记忆点,降低设计难度与应用风险。曾为某社区便利店设计 LOGO,用 “店铺简称 + 简化购物篮图形” 组合,既让居民快速认出品牌,又贴合 “便利购物” 的业务属性。
3. 确定色彩方向
结合行业属性与品牌调性选色彩,遵循 “2-3 种颜色” 原则,避免色彩过多杂乱。常见行业色彩参考:
餐饮:暖橙、红色(传递食欲)、绿色(传递健康);
科技:蓝色、紫色(传递专业、前沿);
教育:蓝色(传递专业)、黄色(传递活力);
母婴:浅粉、浅黄、浅蓝(传递温馨、安全)。
若不确定色彩,可先确定 1 个主色,再搭配 1 个辅助色(如主色蓝 + 辅助色白),或主色 + 中性色(黑、白、灰),确保色彩协调。
三、第三步:草图绘制 —— 快速试错,筛选最优方案
创意构思后,不要直接用软件画,先在纸上快速画草图,这一步能低成本试错,避免后期软件操作时浪费时间。
1. 快速画 “发散草图”
不纠结细节,用 10-15 分钟画 5-8 个不同方向的草图,每个草图只画核心元素 —— 比如组合标,就画 “文字 + 图形” 的大致位置与形态,不用画细节纹理或色彩。比如 “XX 宠物用品店”,可画 “文字 + 骨头图形”“文字 + 猫爪图形”“文字 + 宠物轮廓” 等不同组合。
这一步的关键是 “多尝试”,哪怕是看似 “奇怪” 的想法,也先画下来,避免错过好创意。创意共和的设计师在草图阶段,常画 10 个以上方案,再从中筛选 3-4 个有潜力的深入。
2. 筛选 “可行草图”,优化细节
从发散草图中选 3 个符合需求的方案,优化细节:调整文字与图形的比例、位置(如图形在文字左 / 上 / 右)、图形的线条流畅度。比如某奶茶店 LOGO,初步草图是 “文字 + 圆形杯子”,优化后将杯子图形调整为 “带吸管的异形杯”,更有记忆点;文字与图形的间距缩小,视觉更紧凑。
同时要考虑 “识别性”:把草图缩小到 2 厘米(约名片大小),若仍能看清核心元素,说明方案可行;若模糊不清,需进一步简化。
3. 确定最终草图,标注关键信息
从优化后的草图中选 1 个最优方案,标注关键信息:主色、辅助色(用颜色笔标注)、字体类型(如无衬线字体、手写字体),为后续软件落地做准备。
四、第四步:软件落地 —— 把草图变成专业矢量图
草图确定后,用矢量软件(如 AI、CDR、Affinity Designer)绘制,确保 LOGO 放大不失真,这一步要注意细节处理与格式规范。
1. 绘制基础图形与文字
图形:用 “形状工具”“钢笔工具” 还原草图,尽量用几何图形组合(如圆形、方形、三角形),避免手绘线条的不规则性;若有曲线,确保线条流畅,节点数量适中(节点太多会导致图形卡顿)。
文字:选符合调性的字体,调整字间距、行间距(若有中英文,注意中英文搭配协调);若想独特,可对字体做轻微变形(如调整某一笔的粗细、角度),但变形不能过度,避免影响识别。
创意共和强调,字体要优先用免费可商用字体(如思源黑体、站酷快乐体),或购买商业字体授权,避免版权风险;若定制字体,需确保笔画连贯,识别性不受影响。
2. 上色与细节优化
按草图标注的色彩上色,用 “拾色器” 精准输入色值(如 CMYK、RGB),方便后续应用时色彩统一。上色后检查 2 个细节:
色彩对比:文字与背景色的对比是否足够(如白色文字在浅色背景上是否清晰);
图形与文字的协调性:色彩是否搭配,比例是否均衡,避免某一部分过于突兀。
比如某教育品牌 LOGO,主色是蓝色,文字用白色,在蓝色图形背景上对比清晰;图形与文字宽度一致,视觉上更协调。
3. 导出矢量格式,确保兼容性
完成设计后,导出 3 类核心格式:
AI/EPS:源文件,方便后续修改(如调整颜色、尺寸);
SVG:适合数字场景(如官网、APP 图标),可无限放大不失真;
PNG(透明背景):适合日常展示(如社交媒体头像、文档插入),建议导出 3 种尺寸:200x200px、500x500px、1000x1000px,满足不同场景需求。
五、第五步:应用测试 —— 确保 LOGO 在不同场景能用
设计完成后,不要直接交付,先模拟实际应用场景测试,避免出现 “设计好看,用不了” 的问题。
1. 小尺寸测试
将 LOGO 缩小到 20x20px(如 APP 图标)、50x50px(如小程序头像),查看是否清晰:文字是否能辨认,图形核心元素是否可见。若模糊,需简化细节 —— 比如删除图形中的小纹理,或加粗文字笔画。
2. 不同背景测试
将 LOGO 放在 3 种常见背景上测试:白色背景(如名片、海报)、深色背景(如官网 banner、黑色包装)、品牌主色背景(如品牌手册封面),检查色彩是否协调、是否清晰可见。比如白色 LOGO 在深色背景上要确保不模糊,深色 LOGO 在浅色背景上要避免对比度不足。
3. 实物应用模拟
若品牌有明确应用场景(如包装、门店招牌、员工工牌),可简单排版模拟:比如将 LOGO 放在包装展开图上,看位置是否合适;放在门店招牌效果图上,看尺寸是否协调。创意共和在交付前,常会为客户做 3-5 个核心应用场景的模拟图,让客户直观了解 LOGO 的实际效果。
六、第六步:规范交付 —— 给客户 “能用、好用” 的文件包
测试没问题后,整理文件包交付给客户,文件要分类清晰、附带使用说明,避免客户拿到文件后 “不会用”。
1. 按 “用途” 分类文件
创建文件夹,按 “源文件”“常用格式”“应用规范” 分类:
源文件文件夹:放 AI/EPS/SVG 格式文件,命名为 “品牌名 - LOGO - 源文件”;
常用格式文件夹:放不同尺寸的 PNG(透明背景)、JPG 文件,命名为 “品牌名 - LOGO-PNG-200px”“品牌名 - LOGO-JPG-1000px”;
应用规范文件夹:放 “LOGO 使用规范文档”,说明 LOGO 的最小使用尺寸、禁止使用的情况(如禁止拉伸、禁止改色)、色彩值(CMYK/RGB/Pantone 色号)。
2. 写 “使用说明”
简单写 1 页说明,包含:各文件格式的用途(如 “SVG 格式适合用于官网”)、如何打开源文件(如 “用 Adobe Illustrator 打开 AI 文件”)、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(如 “尺寸不够可联系设计师调整”),尤其对零基础客户,这一步能大幅提升体验。
3. 附加 “应用建议”
根据品牌情况,给 2-3 个实用的应用建议,比如 “LOGO 放在包装左上角,距离边缘 1 厘米”“门店招牌用品牌主色背景,LOGO 尺寸不小于 1 米”,帮助客户更好地使用 LOGO。
七、总结:LOGO 设计的核心 ——“逻辑先行,创意落地”
很多人觉得 LOGO 设计是 “靠灵感”,其实更靠 “流程”—— 从需求梳理到规范交付,每一步都有逻辑支撑,灵感则融入在创意构思与细节优化中。对零基础者来说,按流程推进能避开 “瞎画、乱改” 的坑;对设计师来说,标准化流程能提升效率、减少返工。
创意共和认为,好的 LOGO 不仅要 “好看”,更要 “好用、有记忆点”—— 好看是视觉层面,好用是能适配各种场景,有记忆点是能让用户快速记住。无论是自做 LOGO 的小微企业主,还是专业设计师,都要围绕这三个核心,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 LOGO。
希望这套从 0 到 1 的流程,能帮你避开常见误区,高效完成 LOGO 设计,让 LOGO 真正成为品牌的 “视觉名片”。
千亿(中国) | GTA 品牌服务联盟核心成员
为客户创建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,助力品牌成长为品类的代表
业务涵盖:商标命名、商标 LOGO 设计、商标注册、VI 设计、品牌升级设计、UI 设计、包装设计、广告设计及年度平面设计服务等
创意共和设计团队 1 对 1 定制服务,全国设计咨询热线:188-0428-1888 于总监
上一篇:大连知名包装设计公司推荐创意共和,用策略思维设计包装
下一篇:品牌VI设计落地全流程:从基础规范到物料应用,新手必看